跨年夜,
網域申請
,一如往年,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眾家歌手爭奇鬥豔,
主機代管
,勁歌熱舞,
專營FB粉絲團
,好不熱鬧。也許是上了年紀,
產品代銷
,才看一會兒電視便覺乏味。這時忽然想起鄭心慈的歌聲。
鄭心慈,
關鍵字優化
,這個多數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因為歌唱選秀節目而受到關注。第一次被這個聲音勾住,是當她在節目上唱阿妹的〈掉了〉,蘇打綠(翻唱者)的靈氣加上阿妹的大氣,原本一首詩歌式的作品,到鄭心慈的口中,竟轉變成溫暖的療傷系情歌。
從此,14歲的鄭心慈揪住一票歌迷的心,從〈掉了〉到〈身騎白馬〉到〈流浪記〉,一路起落、成長,不斷突破自我,讓歌迷們如癡如醉,緊緊跟隨。
而年近中年的我,竟也不自覺地被感動,尤其當鄭心慈娓娓唱起〈需要人陪〉,14歲的歌聲竟有如許魔力,能夠深深撫慰都會男女的寂寞心境。
事實上,鄭心慈並非特例。同屆PK選手,李佩玲12歲,心碎弟12歲,上屆冠軍關詩敏比賽時也才15歲。另一歌唱選秀節目,張龍12歲,謝博安14歲。所以有人戲稱,選秀節目愈來愈像兒童歌唱比賽。
對於這一幫年輕的歌手,外界習於用「天分」來表達心中的讚嘆。我的看法不盡相同,年紀輕,或許情感經驗比較不足夠,但相對也沒受到太多汙染,「單純」反而是他們的優勢。
過去的選秀歌手,有如楊宗緯者,將情感揮灑到極致,每每令我們靈魂震動、激盪;有如李佳薇者,把技巧展現到極致,用鐵肺戰勝空前的音域挑戰,令人熱血沸騰。這些聲音,依然震撼著我們。
但當鄭心慈站上舞台,論技巧、論穩定度,別說和這些前輩相比,甚至也未必強過同屆選手。但她獨樹一格,不特別賣弄技巧,不刻意渲染情感,憑著過人的天賦和體悟,單純地唱出心裡的感受。當我們對賣弄歌唱技巧感到厭膩,這個真誠溫暖不做作的好嗓音,反而格外能夠穿透、撫慰我們的心。
或許,這也是一種「微」現象?
過去大眾媒體主宰我們的世界,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躍進,分眾的「微」「小」聲音開始竄起,不論在傳播、娛樂甚至生活態度,都吹起陣陣「微」風,一如我們熟知的微電影、微網誌、小確幸、小雜誌……
名與利,不再是主宰思想的唯一價值。卸下沉重的「大」包袱,人們開始反璞歸真,認真面對內在之我,勇敢追逐自我實現!於是有人走進偏鄉、走進社區,投入志工志業;有人放棄都會高薪,返鄉投入農耕行列……
在台灣,歌唱選秀節目曾經達到巔峰,接著一路走下坡,最近似乎又有起色。我們對於豐富的歌唱技巧,一開始驚豔不已,繼則淡然,終至疲乏無感,此時此刻,單純真摯、沒有負擔的好聲音帶來的「微感動」,反而讓我們再三回味。
不能否認,這些年輕的選手都還在「看山是山」的階段。不知道24歲的鄭心慈,是否還能像14歲時,帶給我們一樣的真摯感動?我想,我會永遠記得此時此刻這個真誠溫暖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