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彰濱太陽光電場10月22日發出第一度電。 圖/台電提供 分享 facebook 報載,
網站租用
,台電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太陽能電廠,
網域申請
,已在十月廿二日發電,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象徵我國轉型綠能,
專業網頁設計
,邁入另一個新里程碑。依政府楬櫫目標,
網路行銷達人
,希望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廿%。按目前進度看,還有一段辛苦路要走。以下就綠能產業如何強化與金融保險產業合作,提供淺見:第一、減少雙方間資訊不對稱,增進相互瞭解。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開發商在致力產品效能提升的同時,應讓金融保險產業對其行業特性,與可能牽涉的發電效率與相關風險有所瞭解。 開發商對於銀行有融資需求,保險公司則有投資與保險需求。雙方可以透過第三方分析師對綠能相關的計畫案(例如:太陽能電廠開發案),進行技術盡職調查、財務盡職調查、法務盡職調查,以瞭解投資計畫案的成本、風險與機會。其中以技術盡職調查最重要,包括電廠監造、案場驗收及檢測與維運系統確認。第二、建立發電效率、耐久性與損失資料庫。以太陽能光電為例,業者在考慮進行融資、投資或開發保險商品,必須要有太陽能板的發電量、發電效率、耐久性與損失的相關資料,才能決定融的利率、評估可能投資報酬率與可能面臨風險,並決定適當保險費。然而,建立具可信度與可用性的資料庫不易,特別是住宅型的太陽能板。資料必須正確,且涵蓋的期間必須夠長,觀察的太陽能板數目必須夠大。第三、對於風險的認識要清楚。以太陽能光電為例,相關風險包括:政策風險與技術風險等。前者係指政府對於太陽能發電的政策,如近來太陽能光電業者擔心經濟部年底要公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會受今年六月底競價開出的低費率影響。技術風險則與財務模型假設有關,主要係指太陽能電廠從開發、設計、採購、施工、試營運、驗收、正式營運、報廢等各階段,所可能遇到風險。針對太陽光電的技術風險評估的方法包括:成本優先數法、單位發電成本敏感度分析與現金流量風險分類法,這三種分別分析風險對報酬率、單位發電成本與現金流量的影響。此外,台灣常常發生颱風,二○一五與一六年發生蘇迪勒與尼伯特颱風,對太陽能板造成很大的破壞,也讓當時承保的產險業者蒙受巨大損失。再者,還要考慮其他不可保的風險,例如:融資成本(利率)與匯率風險。期待未來在綠能科技業者幫忙下,金融保險業者能更加瞭解綠能產業的機會與風險,共創綠能科技業、金融保險業者與環境的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