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幕後醞釀多時的「郭柯王三角結盟」,
,終於要粉墨登場、合體亮相,
,台北市長柯文哲挑明不選總統,
,立委王金平配合演出,
,目前劇本就是要力拱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出馬。「首富、怪醫、喬王」三大卡司雖然張力十足,
,但三人背景不同、路數各異,
,外界戲稱為第三勢力的「復仇者聯盟」,
,很難像童話故事般的公主和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三大男星要同台演出,還有難解的三角習題。 「郭柯王鐵三角」此時此刻浮上檯面,三人早已一搭一唱多時,從單飛到合體,三人組合絕對不是單純的「媽祖托夢」,背後經過縝密的盤算。因為9月17日是中選會受理申請為總統、副總統選舉被連署人的最後期限,不先表態拉抬聲勢,錯過時間將無法取得總統參選人的入場券,連參賽資格都沒有。郭柯王代表第三勢力揚旗起義,劇情一定氣勢磅礡,以三人的政壇實力,要成為總統參選人不難,難題是每個人都夠強,誰要當「二哥」?郭柯王雖然號稱「三兄弟」,但彼此都有關鍵心結未解。一、柯文哲多次公開詢問郭台銘,要怎麼處理中國資產?二、郭台銘最問柯文哲,如何轉移柯粉來挺他?三、王金平則想問郭台銘,你真的只當一任總統嗎?柯文哲引用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當成布局2020大方略,諸葛亮北伐前寫了篇「出師表」,讓蜀軍出師有名。柯文哲日前痛批蔡英文總統身邊的人都貪汙、暗酸高雄市長韓國瑜品德差,顯然在鋪陳郭柯王結盟出兵的正當性。不過,郭台銘是總統初選落敗、王金平直接從初選缺考、柯文哲則是現任市長,從民主機制來看,三人組合充滿矛盾和障礙;民主是一種社會說服的過程,三人恐怕要先說服彼此,再來談出兵的技術問題。否則,「鐵三角選總統聯盟」肯定會不斷被追問這道必考題:「為何非你不可?」「郭柯文三角結盟」逐漸成形,目前劇本就是要力拱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出馬選總統。本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今年十大投資風險 先避開 | 國際財經 | 全球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買東西有設計售票網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星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聚焦川普就任 美中台新關係 國際焦點 國際萬象 國際財經 美國新聞 轉角國際 udn / 全球 / 國際財經相關新聞「高通稅」太招搖 引起客戶和同業反彈蘋果告高通獨占 求償10億美元委內瑞拉去年通膨800% 破天荒南韓石化需求強 一月出口旺盛河靜鋼廠越南排廢 賠償金發了美國AIG風險保單 巴菲特承擔歐銀縮減放款 防政治變數英美三大事 市場關注蘋果告高通獨占 求償台幣315億元天災襲來 歐洲蔬菜危機金融市場 過去一周回顧演說激勵 美股四大指數「漲」聲響彭博社論:總統有任期,
,美國恆久遠川普就職演說 表示往後政策只有這兩個簡單的原則惡習難改?大宇造船財務亮紅燈 再傳會計灌水今年十大投資風險 先避開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1-22 01:48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WhatsApp 標普500泡沫恐破滅川普執政第一年本身就充滿風險,
,瑞信預測股市在川普第一年上任的前半年將出現泡沫,
,但下半年賣壓湧現。標普500泡沫恐破滅 分享 facebook 歐元出現大幅震盪受到政治風險及美國保護主義影響,
,歐元將跌至1歐元兌0.9美元,
,之後再因基本面利多反彈至1歐元兌1.2美元。歐元出現大幅震盪 分享 facebook 中國因素持續發酵中國資金持續外流加上美國的政治風險,令瑞信預測人民幣將重貶8%、中國經濟成長率降到5%,全球股市將因此受到衝擊。中國因素持續發酵 分享 facebook 法國總統選情難料若法國民族陣線黨魁雷朋贏得大選,全球風險胃納將驟降,而市場也會更加擔心歐洲主權和銀行的信評。法國總統選情難料 分享 facebook 川普讓市場失望美股近期的漲勢是受通膨預期及穩定的成長推升,若市場對川普上任初期的表現失望,將衝擊到美股表現。川普(左)讓市場失望 分享 facebook 歐洲防禦性類股上漲若川普在經濟方面的表現令市場失望,將帶動歐洲包含消費品、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在內的防禦性類股上漲。歐洲防禦性類股上漲 分享 facebook 油價持續上漲產油國決議減產、需求高於預期,加上地緣政治不穩定,均可能使油價漲至每桶75美元,石油業可能成為表現最好的類股。油價持續上漲 分享 facebook 日經漲至25年新高日本的獲利槓桿勝過其他主要經濟體,若央行進一步實施貨幣刺激政策,家庭與企業也增加股市投資,可能催生股市泡沫。日經漲至25年新高 分享 facebook 製藥業難脫頹勢製藥業的表現在去年敬陪末座,今年也可能繼續處於頹勢中,若製藥業因政治因素而表現不佳,可能得過很久才出現反彈。製藥業難脫頹勢 分享 facebook 美公債殖利率升至4%市場對經濟成長的預期已勝過對貼現率上升的期待。若漲至4%,連帶使借貸成本上漲,將衝擊到美國企業表現。美公債殖利率升至4% 分享 facebook,
台北市長柯文哲訪日,
,希望核食問題「科學問題,
,科學解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緊跟著賴清德之後,
,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加入了日本參訪行列。儘管對是否投入二○二○總統大選仍遲不表態,
,但柯文哲此行不僅與日本國會議員討論核食輸台議題,
,也親赴福島災區大啖和果子,
,更和日本學者大談當前的兩岸關係。不難看出,
,柯文哲相當努力在填寫蔡英文對日未完成的試卷。不同於賴清德的拘謹無趣,
,柯文哲對於日方詢問是否角逐總統大位,不但引用織田信長等到天亮、下雨再出兵的名言,也說他時時奉行德川家康「等待杜鵑啼」的忍耐之術。自稱是「講日語長大」的柯文哲,更穿上日本武士盔甲象徵即將出兵,讓日方覺得他極接地氣。 亦不同於賴清德訪日行程的制式平淡,柯文哲在日本政府刻意安排下,行程幾皆為不公開的閉門會議,更增添神祕感。柯文哲也造訪安倍身邊的策士,拜會須有特殊人脈才能見到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連日本駐台代表沼田幹夫都親自到機場送行。這種「總統級」的禮遇,可見日本對柯文哲的高度重視。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面對日方的高規格接待,柯文哲免不了要對日本福島核食議題有所「表示」。相對於賴清德承諾當選後要「解禁」核食,柯文哲則進一步提出行動方案,說台灣不要搞特殊,要用科學方式解決,接軌國際標準。他還親赴福島品嘗當地和果子,以行動證明福島食品的安全性;如此賣力「輸誠」,當然讓日本足感心。但柯文哲左批核電、右啖核食,也暴露他的討好與矛盾。台灣政治人物擅長把「外交轉內銷」,將出訪當成國內大選的會外賽。但從柯文哲此行充斥著選舉表演的背後,也可看出他對日本的三大錯誤迷思。首先,是誤以為可以同時親美日,來凸顯對日本的重視。民進黨一向親日,蔡英文上台後外交上卻是「重美輕日」,以為只要台美關係好,台日關係自然好。亦即,台北到東京的捷徑,要經過華盛頓。蔡政府的態度,讓日本感到相當受傷。柯文哲此行提出「親美日友中」,將日本放在與美國對等的天平上,顯示他與民進黨不同;這點,讓日本喜不自勝。但柯文哲卻忽略了,美日兩國其實並不同調:美中兩國正在貿易大戰,安倍卻積極想要改善中日關係的氛圍,美日在對中關係上是各吹各的調。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如何同時討好美日兩國呢?其次,是誤認為只要解決福島核食輸台,就能解決台日之間的障礙。蔡英文上台後,因國內強大的民意反對核食進口,遲遲未能解禁福島核食輸台,成為現今台日關係的絆腳石。柯文哲此行,為了要凸顯其對日政策與蔡政府有別,不但主張以「國際標準」處理核食進口議題,更以實際行動力挺福島的災後重建。問題是,台日關係除了核食議題外,還有沖之鳥漁業爭議。日本在沖之鳥議題上寸步不讓,台灣在福島核食議題上單方面退讓,不僅不會讓日本感到滿意,只會讓台日關係更加地不對等。最後,誤以為只要一味地討好日本,台灣就能夠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日方一直把解禁核食與台灣加入CPTPP的議題掛鉤,認為解禁是個前提。柯文哲這次說,二○一八年台灣最大的敗筆,就是沒有正式加入CPTPP;只要日本全力支持,台灣就會很容易進去。殊不知,CPTPP是由十一個會員國採取「共識決」;就算日本願邀台灣加入,但只要有一個會員國表示反對,台灣便無法加入。日本的支持,與台灣加入CPTPP,無法畫上等號。更別忘了,日本是「實力主義」的奉行者。日方這次「輕賴重柯」,主要是柯文哲近期民調有上揚趨勢,並不是柯文哲的答卷寫得好。一味地討好日本,縱可提升訪日的規格,博取日本的好感,但絕不是勝選的萬靈丹。,
游泳女將丁聖祐指控世大運國手選拔不公,
,體育署長林德福表示,
,體育署珍惜所有優秀運動員,
,不容許任何人或制度讓人才埋沒。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 吳思儀/攝影 分享 facebook 世大運開幕在即,
,政客趁機炒作「中華台北」的名稱問題。但近來纏繞體壇的派系把持和經費濫用醜聞,
,直接影響台灣選手的參賽權益和競爭力,
,卻似乎又要給唬弄過去。曾在蝶式奪金的台大女泳將丁聖祐發出不平則鳴後,
,泳協和體育署只給出不清不楚的答覆。繼則傳出我擔任國際奧會執委多年的吳經國,
,任國際拳總主席卻深陷可能遭停職的爭議,
,據稱與「財務不透明」有關。後又有媒體爆料,體壇黑洞深不見底,特定單項體協經費由少數人把持,隱藏著「一張A4紙報銷掉上億」的秘密……。有權有勢者搞裙帶關係,已成政壇潛規則,關鍵在於決策者迷信「砸錢好辦事」,遂讓有心人有機可乘,把持公家資源用於私人小圈圈。體壇如此,學術圈何嘗不然?當年「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讓少數學閥手裡掌握鉅額經費,光是墨水碳粉匣就報銷了一億多元,致教育部遭監察院糾正,網民嘲笑「大學頂尖了沒」。如今連前任中研院長、台大校長都身陷不名譽風波,教育部卻繼續搞出個「玉山計畫」,打算用錢捧人才;此舉,自免不了遭「肥羊就代表頂尖人才嗎」的質疑。體壇正掀起改革呼聲,希望除弊革新,別再讓少數派系壟斷經費,卻專司黨同伐異。再看看學術界由翁啟惠、楊泮池所代表的前車之鑑,花大錢豈真是留住人才、提升競爭力的捷徑嗎?「砸錢買頂尖」的思維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