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停電估損失10億 將向台電求償 | 上市電子 | 股市 | 聯合新聞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
,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感謝您的配合。✕買東西有設計售票網RSSApp粉絲團我的新聞udn family搜尋時尚汽車NBA台灣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全部願景新聞財經噓星聞時尚汽車NBA遊戲國際鳴人堂新鮮事部落格元氣話題讀書吧讀小說知識庫電子報基金房地產影音售票網外貿網買東西有設計有行旅捷客聯合文學聯經出版世界日報App 即時熱門要聞娛樂運動全球社會產經股市健康生活文教評論地方兩岸數位旅遊閱讀雜誌時尚汽車購物 房市投資情報 股市要聞 上市電子 上市公司 店頭未上市 基金投資 udn / 股市 / 上市電子相關新聞川普概念股/和碩 新產品帶財 後市靚川普概念股/貿聯-KY 併購案連發 拓版圖川普概念股/維熹 接到新訂單 業績補川普概念股/緯創 獲蘋果青睞 法人挺川普概念股/英業達 拚美國製造 再出發川普概念股/鴻海 全球大拓點 搶市占日月光 Q1營收估減一成聯發科去年獲利 四年最低台達電(2308)三引擎熱轉 動能強研華(2395)營收將續旺 拚增12%零壹(3029)強化產品線 業務俏電信雙雄法說/中華電增資本支出 台灣大減少微軟揪雙A微星 賺紅包盛群迎轉單 營運樂觀德儀報喜 台積聯電沾光南亞科 去年大賺240億群創停電估損失10億 將向台電求償分享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17-01-27 03:51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WhatsApp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王志超昨(26)日罕見地說重話表示,
,台電25日發生道爺變電所的停電事故,
,對群創造成嚴重損失,
,兩座停電逾三小時的工廠,
,要到今(27)日才能復工,
,財損尚在統計中。王志超強調,
,為捍衛股東與客戶權益,群創將向台電提出財損求償。這起停電造成群創兩座工廠停工二天,以群創去年 12月合併營收 321.5億元估算,群創主要生產39.5吋、50吋及65吋液晶電視面板的六廠及七廠,停工兩及在線報廢品的損失,至少超過 10億元。南科管理局局長林威呈昨天表示,南科管理局將會在春節年假後,召開電力品質檢討會。邀集南科內台積電、 聯電及群創等用電大戶和台電等相關單位,針對如何穩定供電、供電品質現況檢討、改善等議題,研擬出有效解決方案,估算需投入多少經費、耗時多久,來防止再發生類以的電力事故,造成廠商的營運損失。台南樹谷園區的道爺變電所,25日早上8時 21分,發生匯流排元件損壞事故,這起停電事故直接衝擊位於該環路上的群創六廠及七廠。群創25日時原表示,此無預警停電對產能會造成些微影響,將會加緊趕工,客戶出貨權益不會受影響。但是昨改口指出,25日的電力事故,造成嚴重損失,產線預計要到27日中午前才能全部復工, 財損在統計中。王志超表示,群創感謝南科管理局,台電彙同專家第一時間搶修, 故障原因仍調查中。台電掌握台灣製造業高段供應重責,應以穩定供電前題,盡速提出雙迴路系統的安全性,全面改善配電設備。他指出,南科雙迴路供電系統,在這次電力事故中,曝露出本質上的問題,這似乎與台電設備本身有關。對群創造成的停機影響超乎原先預期。王志超說,群創光電為捍衛股東與客戶權益,決定向台電提出財損求償。並且呼籲政府與台電,應珍惜及重視在地深耕,用心經營的企業。,
鴻海集團跨國布局投資持續推進,
,同步擴大串聯全球工業互聯網應用版圖。據了解,
,鴻海集團金狗年海外投資由印度打頭陣之餘,
,也動員全球百萬員工舉辦內部提案競賽,
,目標將優秀的應用構想加速向海外推廣,
,衝刺鴻海集團的工業互聯網成為全球第一。業界解讀,
,鴻海集團積極擴張海外廠房等硬體投資之餘,
,同步在員工創新等軟資源積極播種,藉由「軟硬兼備」的策略,提升集團戰力。據了解,為衝刺工業互聯網並串聯全球生態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農曆春節前後親自督軍工業互聯網各項應用推動。除了從台灣出發,籌設人工智慧(AI)應用實驗室,也在大陸深圳龍華廠舉辦內部競賽,並積極在全球各地籌備各項工業互聯網內部團隊的創意提案競賽。據鴻海集團旗下官方平台訊息,集團內部舉辦工業互聯網競賽,藉此激發創意應用,郭台銘也特地出席內部的評選競賽,其中,深圳龍華廠已率先篩選出三個優秀團隊提案。另一方面,郭台銘親自拍板的鴻海集團工業互聯網全球生態系發展計畫中,希望透過內部的競賽提案,加速各地發展之外,背後的關鍵基礎建設是HPC(高效能運算)雲端中心,相關布建目標串聯高雄高軟、深圳、威斯康辛、大阪、新加坡、印度孟買以及布拉格等七個指標地,形成24小時不間斷的科技服務。據悉,鴻海集團於台灣、美國威斯康辛州、大陸與日本各地投資將結合創新研發之餘,在印度投資也已展開一系列新布局,積極配合集團推動全球8K+5G生態系統。,
財經網站CNBC評選成立25年來在財經界影響力最大的25位人物,
,已故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名列第一,
,其次是微軟創辦人蓋茲,
,「股神」巴菲特名列第六,
,宏達電王雪紅排名22。
CNBC評選出自1989年該網站上線以來,
,25位對財經界影響最大的人士,
,特色包括顛覆產業、引爆變革,
,而且影響力所及遠超出自家公司圍牆以外。
以下是這25位名人:
1.賈伯斯:擘劃蘋果公司願景的夢想家。
2.蓋茲:微軟創辦人兼慈善家。
3.柏南克與葛林斯班:前美國聯準會主席。
4.布林、佩吉與施密特:顛覆網路與媒體的Google三巨頭。
5.貝佐斯:掀起零售業革命的亞馬遜創辦人。
6.巴菲特:美國傳奇性投資人。
7.歐普拉‧溫芙瑞:富豪脫口秀創業家。
8.查克柏格:臉書創辦人。
9.柏格:指數型共同基金先驅。
10.艾里森:甲骨文(Oracle)共同創辦人。
11.梅鐸:媒體巨擘。
12.威爾許:擔任20年奇異公司董事長與執行長。
13.莫希:Infosys創辦人,
,「印度IT之父」。
14.舒茲:星巴克CEO。
15.阿諾特:精品龍頭路易威登集團執行長。
16.李嘉誠:香港大亨,
,亞洲首富。
17.艾康:美國維權投資人。
18.惠特曼:惠普執行長、前eBay執行長。
19.歐特嘉:服飾集團Zara創辦人。
20.彭博:華爾街財經資訊先驅、前紐約市長。
21.魏爾:花旗前執行長,縱橫華爾街的銀行員與交易員。
22.王雪紅:宏達電創辦人。
23.丹格特:富豪非洲創業家。
24.瑪莎史都華:媒體與家用品王國的創辦人。
25.施林:墨國企業鉅子。,
前財政部長蓋納 (Timothy Geithner)厚達544頁的回憶錄「壓力測試:反思金融危機」 (Stress Test: 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Crises,
,暫譯)12 日上市,
,他在新書中揭露一些可能令白宮難堪的火爆內幕,
,包括基於政治考量,
,白宮顧問曾要他歪曲事實說謊,
,但他反對,
,表示礙難從命。
蓋納於2008年出任財政部長,
,在經濟大衰退開始出現時,
,臨危受命。
他在回憶錄中寫道,
,2011年某次會議上,白宮顧問費佛 (Dan Pfeiffer)要他向外界說,社會安全福利「沒有造成」聯邦赤字,他表示礙難從命。
他在新書中解釋他的看法:「它 (社安福利)不是製造將來赤字的主要推動力,但確實已造成赤字。費佛說,這種說詞是要向左派吹狗哨(dog whistle),這是我從未聽過的名詞。他向我解釋,這個名詞就
是要向民主黨的基本盤放暗號,告訴他們:我們會捍衛社會安全福利。」
蓋納接受訪問時還說,他一開始就知道,出任財政部長肯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並說:「我有一大堆很不順心的日子。我有一大堆恐怖的日子。」
外界對蓋納的財長表現評價如何?有些人認為,他是挽救經濟的英雄,也有人認為,他是讓銀行不當獲利的「壞蛋」。,
立法院昨天審查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法源,
,藍營立委因為要不到人道探視權,
,揚言不支持,
,寧願不設;對照馬英九堅決地說,
,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一定要做,
,兩岸交流到此「沒有設很奇怪」。前線主帥才說好,
,後方就放火,
,兩岸辦事機構事涉敏感,馬英九若無堅定意志,「確實難辦」。
兩岸設處是馬英九兩岸重點政策,若想在年底前簽訂,而非作勢,馬英九必須拿出魄力,說明設處的急迫性,說服藍營內部不同意見。否則藍綠各自表述,不要說臨時會可能過不了,就連能否在下會期完成三讀,恐有變數。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兩岸互設辦事機構一定要有法源才能設,立法院絕對是主要戰場。藍營內部一定要有共識,才能一致,否則開放意見,不可能有交集。
藍營昨天傳出藍委踩煞車,是策略運用,設法利用內部堅持,逼使大陸方面退讓,取得人道探視權;但大陸非省油的燈,以大陸有這麼多「知台派」,國民黨這招「唱雙簧」策略,難保不會被拆穿。
馬英九必須要有周全的戰略,否則立院一旦失控,藍綠僵持,不僅影響設處時程,兩岸交流及制度性協商都會受到波及,遇到阻礙,後續效應馬政府恐難承受。
兩岸今天簽署服貿協議,年底預計簽署貨品協議以及ECFA後續清單,兩岸交流正由「淺水區」過渡到「深水區」,攸關經濟利益,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勞委會為協助經濟困頓勞工過好年,
,昨天起至本月25日止,
,委由土地銀行各地分行受理勞工紓困低利貸款,
,每人最高貸款額度10萬元,
,年息僅1.67%,
,首日土銀斗六分行擠滿申辦人潮,
,以網路申辦還可參加抽獎活動。
土銀斗六分行人員表示,
,還款期限3年,前6個月按月付息不還本,每月利息139元,第7個月起按月平均攤還本息,每月繳本息3406元。申辦無需繳交任何費用,每人限申請1次。
林姓勞工說,目前銀行平均年息約2%,紓困貸款只要1.67%,且前半年只還月息139元,太划算了,他每月薪水才2萬多元,春節前能有10萬元入帳,準備買年貨、給孩子壓歲錢,全家大小都能歡喜過好年。
申請貸款者必須參加勞保年資滿15年、無欠繳勞保費、未借本貸款或曾借貸已繳清貸款者;已請領老年給付、終身無工作能力失能給付,或向其所屬機關請領勞保補償金者不得申請。
土地銀行客服查詢專線(02)23146633、斗六分行(05)5323901;申辦或查詢網站:http://www.landbank.com.tw。,
香港送中抗議,
,七月一日「香港回歸日」當天,
,大批示威者闖入立法會議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一九八四年,
,香港人面對回歸的那場「信心危機」中,
,有基督徒創作「風雨念香港」,
,鼓勵人們持守信仰,
,勇敢面對未知的將來。後來再度出現危機時,
,就有人唱「風雨念香港」,
,也有人寫「新風雨念香港」。今天又是一場大風大雨,有人問香港還可念嗎?一日之中,滿城都在說「壽終正寢」,但調侃的居多。特首林鄭月娥出面回應民間五大示威訴求,官民間的落差仍大,還有新的關切,諸如林鄭月娥會下台嗎?香港修例之爭會持續鬥下去嗎?除了林鄭月娥的「壽終正寢」,其實還有一篇文章三個問的討論。 一篇文章,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在明報和南華早報上同時發文,李國能不能用什麼派別來標籤,只能說他代表著香港傳統精英階層。李國能在三個問題上明確表態,一是認為應成立由法官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有助社會和解;二是政府推行修例過程犯下嚴重政治失誤,而暫緩和撤回實際並無分別,因此政府應撤回草案,以助社會和解;三是林鄭月娥已真誠道歉,應給她機會繼續服務社會,但她必須為港人更多發聲;四是反對對示威者的特赦,指做法與法治不符。李國能文章要點,與林鄭月娥首度回應社會訴求,大致吻合,這可能是巧合,但大致反應傳統的「精英治港」那批精英的基本思路。另外有「三個問」,來自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八日的一封公開信,信中風雨香港…,是錢大康向全香港人提出,要大家一起來尋找答案。第一問是「今天我們社會各走極端,互相敵視。為什麼?如何解決?」「今天的青年,不論他們如何努力拚搏,這些基本渴望似乎都遙不可及。以香港的整體富裕,卻有不少市民仍然在貧窮線下掙扎,他們的居住環境,甚至不及第三世界。為什麼?如何解決?」「大批青年夜以繼日熱血街頭,他們甘冒前途盡毀在所不惜,面對牢獄之災有所不顧。他們的訴求超越經濟和物質。社會應該如何回應?」李國能的建言,一時還不會有社會共識;錢大康的三問,更難拿出客觀而準確的答案,這意味著,香港人還不能平復下來,香港社會還進不了療傷期。香港立法會秘書處八日發出通告,指十一日早上八點立法會解除紅色警示,議員、議員職員、秘書處職員及記者,可以返回大樓工作。這份通告,客觀上營造香港要恢復正常的氛圍,但誰都知道,也就在十一日當天,原定有一場特首問答大會,然後立法會會期就結束,經過長長的暑期,十月再見。香港立法會有近三個月的暑假。立法會、行政會議都先後放暑假不開會了,未來約三個月的時間,香港政府不辦大事。最少在三個月內,香港目前的修例之爭沒有結論,示威者可能繼續示威,警民還可能不斷的對峙,香港社會可能沒有更加大撕裂的動因,也不可能出現大和解。這對香港來說不是冷靜期,但對北京來說則是一個機會難得的冷卻期,很多事可能放到北戴河去議,包括人、事、體制。目前京城傳來的訊息是三個字:不悲觀。,
2例麻疹確定病例,
,在可傳染期間接觸者共352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再增兩例麻疹確定病例,
,一名本土個案及一名境外移入個案,
,同由北部某醫院收治,
,由於醫院直到檢驗確診才通報,
,分別延遲八天和十五天,
,有違反傳染防治法之虞,
,已請地方衛生局調查。兩個案接觸者共三五二人,
,目前未發現有疑似症狀者,
,預計追蹤觀察至本月廿四日。其中一名個案在可傳染期間,九月一日下午曾搭北市捷運文湖線和板南線。,
浙江省家庭屋頂太陽能併網戶數已突破10萬戶大關,
,裝機規模656兆瓦,
,併網戶數和裝機規模高居全大陸第一。圖為已經安裝完畢等待並網的慈溪市綠城玫瑰園小區的居民屋頂太陽能。 新華社 分享 facebook,
,,
,
,
,
,
,
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今晚上三立政論節目「新台灣加油」,
,被來賓詢問如何看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的一國兩制?柯文哲說,
,在生態學當中,
,當兩個品種很相近的時候,
,反而容易被併吞。台灣必須維持出差距。過去台灣GDP贏韓國兩千(美元),
,現在輸三千元,
,就是過去12年表現太差了。台灣的GDP如果還贏南韓,
,可能就不容易被中國併掉。
柯文哲說,
,如果台灣的民主、自由等水準無法維持,
,很容易被中國併吞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應該是普世價值,「但也不是說只要示威遊行就是對的」,給人「逢中必反」的印象是不對的。其實,中國現在人人有飯吃,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幾次,人們應該要體諒。
柯文哲話鋒一轉說,但是,中國「你也要體諒我」,因為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這是我們的空氣」。他對中國的態度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節目來賓、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說,台灣的問題在於民主不夠深化,自由容易被濫用。他對於柯文哲舉GDP為例很反感,台灣的問題不是GDP。如何成為一個富而有德的國家才是重點。舉例而言,丹麥稅很高,但是人們願意,因為不願意在路上看到窮人。
林火旺說,他建議柯文哲怎樣提升人文價值?他在白色的力量書中看到,柯文哲用醫學的角度,傾向把人當生物看待。
柯文哲說,如何落實自由法治的確是重點。另外醫生時期,他曾經有一段時間看不到病人,只看到器官,後來才逐漸看到人,這的確是醫學院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