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公安,
,現行法規對於大賣場訂有容留人數限制。不過議員李傅中武昨在議會質詢指出,
,上周到好市多大賣場購物發現,
,賣場容留人數為4780人,
,但當天出入口顯示人數僅約900人,
,但整個賣場卻已相當擁擠,
,質疑市府在計算容留人數時,
,未將推車計算在內,
,若發生意外恐不堪設想。對此,市長柯文哲當場允諾,現行標準確實有問題,未來將修訂大賣場的容留人數相關規定。李傅中武表示,好市多走道寬度約3公尺,消防局規定扣除推車後需有1.2公尺,但推車寬度就占了0.75公尺,只要2輛推車交會,就會超過標準。此外,通道還擺放臨時貨架、大型商品,一旦發生意外,民眾逃生恐怕有困難,甚至「比大巨蛋還嚴重」。柯文哲表示,推車占的面積應該納入計算,公共空間容留人數規必須修改,由於這是地方法規,市府有權進行調整。消防局長吳俊鴻表示,目前大賣場容留人數計算方式是把樓地板面積扣掉廁所、廚房、倉庫等空間後除以1.5,再加上賣場員工人數,未將推車列入計算,會再檢討「特定空間容留人數規則」,至於要怎麼修訂,會再研議。好市多發言人王友玫表示,賣場管制並非只依容留人數,賣場出入口都有員工專職管制,若內部空間已擁擠,不會再放顧客進到賣場。家樂福發言人何默真說,只要政府訂出可行的容留推車及人數標準,家樂福樂意遵循。,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9日深夜公告,
,中國證監會前主席、「現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主任劉士餘同志涉嫌違紀違法,
,主動投案,
,目前正在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本月9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才宣布,
,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主動投案,
,正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秦光榮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的第一個投案自首的原省部級官員,劉士餘為第二人,「主動投案」近期似乎在大陸官場風行起來。 但與秦光榮不同的是,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訊息時,仍稱劉士餘為「同志」。大陸官方於今年1月26突然宣布,劉士餘遭免去證監會主席一職,調任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主任,當時各界對於這項突如其來的人事異動即頗感意外。在A股歷經2015年中、2016年初股災後,劉士餘2016年2月臨危授命接替肖鋼,出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士餘上任後表現得十分勇於任事,甚至在大陸資本市場掀起一股所謂的「監管風暴」。2016年,中國證監會祭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數量和罰沒金額都創下歷史新高,並於之後兩年連續刷新前一年記錄。2017年,證監會全年新啟動案件調查478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人民幣74.79億元;2018年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達310件,罰沒款達到106.41億元,市場禁入更增至50人。劉士餘公開發言時也喜歡放「狠話」,因而被大陸封為「金句主席」。2016年12月3日,劉士餘就脫稿演講,猛烈抨擊「險資舉牌」(保險資金大舉買入上市公司股票,持有單一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達5%及以上)是「妖精、野蠻人」,引發市場關注。2017年4月8日,劉士餘放話稱,有的上市公司上市後大幅減持,空倉走人,有的上市公司用高送轉來助長股價投機,「吃相很難看」,要「秋天算帳」。不過,劉士餘最受外界關注的一次發言是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於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分組會議發言時表示,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著力解決一些嚴重威脅黨的執政基礎及執政能力的腐敗問題,特別是查處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孫政才等人。劉士餘當時還稱,周永康等人在黨內位高權重,但既巨貪又巨腐,他們牽涉的案件是「陰謀篡黨奪權」,「令人不寒而慄、觸目驚心」等。當時曾有海外輿論認為,劉士餘這番話等同於變相承認中共黨內確實存在所謂的「陰謀集團」,而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也屬於「篡黨奪權」集團的一員。但對於劉士餘之所以會說出這番驚人之語,究竟是有人授意或個人積極表態,外界不得而知。由於劉士餘曾任證監會主席、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等要職,其遭指控「涉嫌違紀違法」會否牽扯出更多相關的人與事,也引起市場關注。中國證監會前主席劉士餘傳出涉嫌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正接受調查。圖為劉士餘在中共十九大時發言。記者林則宏/攝影 分享 facebook,
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坦言,
,收到許多申訴案,
,都是孩子遭老師孤立,
,教唆班上同學排擠孩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少年因在學校被老師公然孤立,
,導致離家出走,
,不願上學,
,教育團體坦言「並非個案」。專家指出,
,現在老師不能體罰,有些老師選用羞辱式的孤立手法處罰孩子,反而造成孩子嚴重心理創傷,「肉體的傷可以復原,心裡的傷一輩子都無法回復。」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坦言,基金會收到許多申訴案,都是孩子遭老師孤立,教唆班上同學排擠孩子,甚至要孩子將課桌椅搬出教室外上課。青少年的團體生活得不到認同,嚴重的可能離家出走或自殘。 張萍建議,父母得知孩子不想上學,不要採取責備,應問孩子「學校發生什麼事,讓你如此難受?」或每天觀察孩子反應,如上學都東拖西拖、一放學就擺臭臉等狀況,這時可能就需要大人的幫忙。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主任陳彥君說,老師帶頭排擠孩子絕非個案,有許多青少年在學校得不到認同,父母又不理解他為何不想上學,只好離家出走。陳說,未成年離家需要經濟支援,曾有少年住進販毒集團的家,從此走向吸毒的路,有未成年少女離家,被賣淫集團吸收,都是離家出走未成年者會遇到的危機。陳建議,老師一句話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教育不單只有升學,老師不該把壓力發洩在孩子身上,父母每天下班也要找時間陪伴孩子,聊聊他們的近況,理解孩子才能避免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