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總統大選的結果,
高壓噴霧機
,林洋港平靜接受,
全口重建
,搬到東海大學旁暫居,
台中安招財斗首
,那時他說,
醫療器材行
,每天爬大度山,
胃潰瘍飲食
,與人聊天、品嘗小吃,
屏東清潔
,發現晚霞這麼漂亮。這是他走完大半生,
輸出
,回歸於質樸的生命,
噴霧降溫
,所發出的感悟。
若僅能舉一人以代表台灣本土,「阿港伯」當之無愧。1996年選舉,林洋港曾屢次向選民說:「李登輝說他是台灣人的總統,但是我比李登輝更是正港的台灣人。我是農家子弟出身,從小就要做很多農事,放牛、種田、插秧、種杉樹。」
林洋港的一生是一場與李登輝的政治驅馳,李登輝為了林洋港幫他最討厭的新黨站台,開除了林洋港國民黨黨籍。李登輝後來卸任國民黨主席後,政治立場轉換支持獨派,也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兩人先後失去國民黨籍,也見證國民黨內政情變化。
傳聞當年蔣經國將連任時,對副手人選猶豫不決,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夜裡穿著拖鞋敲了國學大師南懷瑾的門,問道:「老師,你怎麼看邱創煥、林洋港、李登輝這三個台灣人?」
南懷瑾本未回應,最後拗不過才說:「邱創煥太滑頭,而林洋港有野心。若以蔣經國的立場來看,最好的是李登輝。第一,他是農業專家;第二,他是本省人;第三,中國人都是傳後代的,而他沒有兒子,無後顧之憂。」
林洋港雖十足本土,但自我認同卻是一個完全的中國人。陳水扁當選總統那年,林洋港發表兩岸主張:「一個中國、對等協商、和平發展」。兩岸最早提出「和平發展」主張的,不是胡錦濤,而是林洋港。
他說,台灣要告別悲情,大陸要放棄霸氣,以禮相待,以和為貴,讓「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夢魘永遠消失,「中國人幫中國人」的美夢成真。
兩岸的前途,是林洋港在美麗晚霞的晚年最終關懷,也使他得以超越與李登輝的權力競逐,昇華到雖淡漠、卻更為高遠的境界,讓依然在權力場裡廝混的李登輝,相對俗傖。
林洋港曾揭露228發生時的往事,當時他是台大先修班學生,被困在租屋處,要到中山北路姊夫家借米,路上士兵看到他就開槍,他趕緊臥倒,士兵再上前以槍托打他,正下不了手時,一名上尉搜出林洋港身上的成績單說:「這不是壞人」,讓他逃過一劫。
這段經歷,應是形塑他對兩岸問題認知最初的一個事件,也似在註解他後來的政治主張:兩岸之間是歷史造成的誤解,而只要相互理解了,兩岸並無什麼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