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結婚率創下2008年以來的10年新低。 分享 facebook 大陸官方最近公布一項數據顯示,
LED字幕機
,近年結婚率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作為結婚「主力」的年輕人,
居家照護
,特別是90後,
關鍵字達人
,是什麼原因,
機車工具包
,讓他們不結婚了?個人堅持 寧不婚不育近日公布的「2018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讓不少人長吁短嘆,
氣動板手
,2018年,
扭力板手
,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
法院更生
,比上年下降4.6%,
醫院24小時看護
,結婚率為7.3,比上年降低0.4個千分點。這一數據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 根據民政部近11年的相關統計數據,結婚率自2008年的8.27,逐年攀升至2013年的9.9,之後逐年下降,降至2018年的7.3。民政部報告顯示,2018年結婚登記人口年齡分布情況中,20至24歲有435.6萬人,25至29歲有736.2萬人,遠遠高出其他年齡段,而他們都是90後。日前,年齡最小的「90後」都已逐步步入適婚年齡,成為結婚的「主力軍」。不過,作為正值婚姻和生育黃金年齡的90後,婚姻情況參差不齊:有的人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母,有的結婚又再離婚,有的則堅定抱著「不婚」的主意。許君雅(化名)是一位在上海做銷售的姑娘,標準的「90後」,談起婚姻,她的態度是堅定的「不婚不育主義」。她說:「不管是社會還是個人的影響,讓某個個體選擇了不婚,這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應該理解和尊重。結婚和不結婚只是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沒有對錯。」談起婚姻的想法,許君雅認為,現在物質生活條件已經很好了,更多人都開始追求精神層次。人們對於婚姻的看法也在改變,以前很多人為了結婚而結婚,現在很多人慢慢不再把結婚看做是必須要完成人生使命的任務,或者說不會為了結婚而隨便找個人將就。另一方面,現代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結婚生子很可能會帶來很多難以承受的負擔,無論是經濟還是對家庭的責任,不結婚或許也是一種逃避。她認為,當前社會很多現象,包括出軌、家庭矛盾升級等各種事件頻出,也造成了人們對於婚姻的恐懼和不信任。目前,許君雅把重心更多放到了工作上,但她並不認為,單身與工作投入有直接的關係。「不單身的人,為了和伴侶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可能也要更多地投入工作。單身的人可能壓力相對較小,生活也許也有很多工作以外的活動。對於我自己而言大概是公私分明的狀態,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重心。」尋覓對象 合適就結婚除了像許君雅一樣的「堅定不婚者」,目前90後的「單身族」中,更多的是還在尋找的人,他們的口頭禪是「找到合適的就結婚」。比如李鶴(化名)就是這樣一位男士。「合適我是這樣理解的,找到合適的另外一半,可能是她本身的性格,或者三觀、外貌合適;也有可能是時間環境合適,比如年齡大了,家裡催了,自己也感覺有壓力了,然後比較積極去相親。這樣也快,可能幾周就能結婚,先結婚後談戀愛。當然,我還是想找個合適的女朋友好好談談戀愛,再結婚。」李鶴說。他出生於1992年,已經開始受到父母和周圍朋友的壓力。他說:「父母的心願是兒女有個家,過得開心,找對象這種事不能急躁,但也不能沒有動作,不是來者不拒,也不是越多越好。所以我家裡面給我介紹我也都去,交流一下,萬一就合適了呢。但交流後,還是發現不合適唄。」和李鶴相比,陳玲(化名)也是認為「不結婚不好」,卻又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她是一位博士後,90年出生,因為一直在外地上學然後又工作,自己也比較有主見,所以家裡催婚的壓力還不算太大。目前,她也相親了好幾次。「相親的話有三、四次吧,我覺得別人給你介紹相親的話,說明你們基本上條件是相匹配的,應該積極的去面對。工作和婚姻都很重要,應該去盡力平衡。」不過,陳玲認為晚婚是社會發展的自然現象,也很常見了。走出「圍城」 對婚姻失望和沒有結婚但仍然期盼婚姻及一些「90後」不婚族相比,93年出生的張婷(化名),已經離過一次婚了。「我在20歲當天領證,步入了婚姻,然後又走出來。」張婷說,「我現在單身,以後隨緣,對婚姻確實很失望,但還是期待有一份愛情。」談到婚姻,她排了一個序列:人品,另一半的家庭環境,穩當的工作,上進心,對人對事的態度。談到90後對婚姻不同的選擇,張婷表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人覺得該有一個家,自然就結婚了,不在於早還是晚。有些人奉子成婚,自然就早早結婚,有些人渴望家庭,想要一個屬於自己家。不婚的有可能是對於婚姻的恐懼,不想養孩子,工作壓力,主要的還是經濟壓力的問題。」追求個性 與現實衝突據了解,許多90後的「單身族」,都談到了各種壓力問題。比如,許君雅就是如此。「不想要孩子,另外覺得養育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時間、金錢、精力。」更多人則提到了金錢壓力。李鶴說:「結婚是真花錢,我們家那邊3到5萬元(人民幣,約4200至7000美元)就行了,比較合理的。但我身邊彩禮最高的是100萬元,這只算禮金,不算房車。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有時候也很無奈的。」譚浩(化名)在一家國企上班,他也認為,結婚率低與壓力大有關。「我覺得和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有關,不少人對婚姻家庭有心無力,既然這樣的話還不如不結婚。」不過,90後又是希望突出自己個性的一代。「我從2008年開始在廣州做婚慶到現在。2009至2014年是婚禮最多的幾年,幾乎每周末、節假日都有婚禮,包括中秋和愚人節也有婚禮。」李翔宇(化名)是一家廣州的婚慶負責人,他表示,2009年到2014年之間,平均一個月有15至20多場婚禮。「現在婚禮少很多,平均一周也就兩至三場婚禮,旺季也就十場左右,淡季的話也就每個月兩至三場。」李翔宇說。這背後的差別是,現在的結婚主力軍從80後轉變為90後,90後的低結婚率,已經被他早早感受到了。但李翔宇指出,90後要求更多個性化。「2015年之前結婚的都是80後,他們當中的60%到80%都會選擇套餐主題婚禮比較多,私人定製比較少。90後的思想比較獨特,追求個性。」「2008年到2010年之間,婚禮所採用的道具相對簡單,就是布置簡單的氣球之類的;2010到2015年,在場地、儀式、人員調配上都開始變高;2015年之後到現在,檔次又上升和提高了,以前都是平面,而現在大部分的道具都開始立體化、逼真化,追求婚禮當天的還原度要和策畫上要一致。」一方面是婚禮「定製」以突出自己的個性,一方面是難以承擔的高昂花費與壓力。在這背後,很多90後仍然在婚姻的現實與夢想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