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吸引外商大舉投資 才是真本事

臉書(Facebook)全球副總裁暨亞太區總裁來台訪問,

機車工具車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

員林 美睫教學

,已爭取臉書來台設立研發中心;最近蔡總統出席「世界台商會總會」活動時也表示,

蓄熱式焚化爐

,所有經濟指標都顯示台灣經濟正在往上走,

桃園冷氣機清洗

,國際大廠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

大里美睫課程

,都加碼投資台灣、擴大在台投資計畫。一時之間,

太平美乙

,台灣投資環境似乎已經變好,

小桶瓦斯

,吸引國際創新大企業陸續來台投資。但是,

保生大帝

,實際情況和這種美好期待其實落差很大,若無更有效做法,根本吸引不了重大的外來投資。看看去(2017)年台灣吸引外來直接投資(FDI)的殘酷數據,就知道狀況有多糟。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的資料顯示,去年台灣獲得32.6億美元的外資實際流入,僅占全球份額0.23%,遠低於我國經濟生產(GDP)的全球占比0.73%。依我國經濟規模,應該吸收三到四倍的金額才算打平。 也就是說,台灣的投資環境對外資已變得毫無吸引力了。和我國周邊的競爭者相比,這個金額不僅輸給了東南亞的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等國,也輸給了東北亞的韓國、日本、香港等經濟體;連在西亞只有800多萬人的以色列,都能吸引到190億美元的外來投資,是我國將近六倍之多,真是令人難堪。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台灣外資流入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期。在1950~70年期間,韓戰爆發時美國對台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要求台灣立法保障外資,以吸引美商來台投資;台灣遂在1954年領先亞洲各國、通過「外國人投資條例」,吸引了全亞洲僅次於以色列的外資流入。1966年「高雄加工出口區」更吸引美、日、歐資大量湧入,乃至於在1966~70年期間,台灣外資流入量是新加坡的二倍。但接下來的發展策略有誤,台灣長期保護本國的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而製造業對外資也有各種限制。但新加坡卻對幾乎所有產業全面開放,並提供和投資額掛鉤的租稅優惠,加上吏治清廉,外來投資很快就超越了台灣。從1970 到90年代,新加坡吸引的外資一直是台灣的五倍多,2001~2010年升高到台灣的七倍,2011~2015年更飆到台灣的30倍左右。主因是1990年代中國大陸已經崛起,台灣卻採取戒急用忍政策,外商無法利用台灣做為進入大陸的跳板,卻可以用新加坡做為進入東南亞的樞紐,台灣遂快速地被邊緣化。2016年是台灣的政黨輪替年,台灣吸引外資的表現不錯,相較新加坡的差異倍數降到八倍。2017年全球外資流入減少了25%,台灣則大跌65%,顯示蔡政府頗能創造願景,但兩岸關係惡化使外資申請核准後的執行度低到了四成,流到新加坡的外資遂又攀高到台灣的20倍。台灣原本可以利用地理優勢,成為跨國企業掌控東北亞,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的樞紐,但因無法克服政治障礙,如今只能成為國際企業眼中的一個「中型市場」,當然再也無法吸引大量外資。蔡總統提到的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創新企業,他們能夠來台投資當然是好事,但這些跨國企業在台灣基本上是設立行銷據點,平均每家在台雇員不到百人,這是因為國際化程度低、租稅優惠也難和新加坡相比。台灣的確需要更多雇用眾多高階人才的跨國企業,才能幫助台灣連結國際、帶動高薪和就業。但招商引資其實非常專業,新加坡以專人在歐美專責招攬,並為大企業量身訂做優惠辦法,必要時還由總理親自出馬去邀請企業赴星投資。我國在推動「年金改革」之後,一些公務員士氣頹喪,如今是否還有人能像新加坡官員般,即使在半夜仍回覆外國投資者的洽詢電郵、賣命招商引資,如果我們招商官員的心態都是敷衍了事,又如何能夠冀望獲得亮眼成果?,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排名系統
專營FB粉絲團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
系統建置
關鍵字廣告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自然排序
主機代管
台中網頁設計
網路代銷公司
台中網路公司
產品代銷
客製化網頁
網頁設計
網路行銷顧問
網域申請
客製化網站
SEO達人
虛擬主機租賃
網站租用